(台灣攝影師杜志剛兩年來一直在桃園一處流浪狗收容所裡,為即將被安樂死的狗兒們留下往生前最後的一瞥。)
圖/英國每日郵報
2012.07.09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桃園縣一處動物收容所裡,攝影師杜志剛搭起臨時的工作室,小心翼翼地把一隻雜種狗放在平台上;小狗只有兩個月大,毛色光亮。它之前從未有過主人,未來也不會有。拍完照之後,就會被獸醫帶去做皮下注射,就此走完短暫的一生。在這裡,杜志剛發願要為這些即將結束的生命留下最後一刻的畫面。他先把即將安樂死的流浪狗接來,拍照前也會跟狗兒做最後的撫弄。拍完照後,獸醫就會把它們帶到院子裡遛幾圈,讓它們能一路好走。
杜志剛在這裡整整待了兩年,共送走約四百條流浪狗,大部分都是被主人棄養的寵物狗。對他而言,扮演「送行者」的角色固然「揪心」,但他也試圖藉由這些畫面,向人們傳達出一種應該善盡責任的訊息。
卅七歲的杜志剛表示:「希望藉由這些影像,能夠喚起人們為這些不幸的生命多設想、多體會一些,並理解到我們社會這樣對待它們是多麼的不人道。」
有不少幅狗狗的照片,都是以牆腳為背景,看起來就跟人一樣,在往生前能夠留下一幅有尊嚴的畫面。杜志剛把部分照片放在收容所等地展示,提醒民眾養狗時要有責任感。他並計劃在今年八月於高雄舉辦他第一次的攝影展,將展出約四萬張照片。
今年台灣各縣市政府估計將對八萬條流浪狗實施安樂死。動物福利促進人士指出,這種現象反映出台灣的養狗文化仍相當野蠻。儘管政府也努力為流浪狗找個新家,但台灣約有七成的流浪狗都是在十二天的等待期結束後,被實施安樂死。
杜志剛的專業名稱為杜韻飛。他表示之所以會進行這項計畫,是因為台灣媒體對流浪狗的處境不夠關注。他說:「我只是個媒介;透過我拍的照片,讓更多人了解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