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財經新聞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的投資風險屬性是「高」,所以理論上應該有賣的基金都看得到吧?
 
『銅板投資 每支最低十元』☜ 這大概是團購的概念吧?!
『自選組合 每支最低一百元』☜ 我看的是這個選項,總共只有 23 檔可以選。
 
台新自家的三支:兩支全球、一支北美,都是中風險
 
天達一個:黃金高風險
 
安聯兩個:都是中風險

文章標籤

NatalieHi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忠謀:強化智財觀念 勿踩地雷

2012.12.17 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台北報導】台灣每年付出50億美金的專利費用,只為了使用特定的科技!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表示,支付這麼高的智財收支逆差,是台灣業者低毛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業者對智財不夠了解,因此付出大筆的專利費用金,還不時與國際業者展開法律訴訟,實在太可惜了。

2011年台灣在美國申請的專利總量排名在5名內,每百萬人專利數更排名全球第一,但是智慧財產收支卻呈現高額逆差,支出58億美金,收入8億,合計逆差50億美元,且有逐年惡化的趨勢。為了掌握市場商機並強化台灣競爭優勢,行政院在11月制定「智財戰略綱領」,以促進台灣的智財開發與利用。

張忠謀表示,一個新興產業在剛形成時,所創造出的專利是最具有競爭性的,然而隨著產業發展愈趨成熟,跟著演進、改變的專利,就不會如一開始創造出的專利般有競爭性,他說,台灣過去10年所收取的專利費用沒有增加多少,反而是支出增長的非常快,台灣的當務之急是避免專利支出的持續增加。

國科會主委朱敬一17日在「如何做好台灣的智財布局」論壇中提出,國際相關的專利訴訟戰在所難免,政府需要協助產業形成智財保護網,包括建立「防守性地雷布陣」及「產業面策略布陣」,協助台灣產業智財防禦及提出侵權告訴;另外,推動「全民智財環境」,強化智財的相關教育與宣導。

先進國家的智財布局行之有年,阻礙了台灣的創新、創業發展,張忠謀說,與其建立「防守性地雷布陣」及「產業面策略布陣」,台灣的當務之急應是「避免踩到別人的布下的地雷」,台積電最近投入LED產業,已經花了一年的時間在熟悉國外公司的智財布局,不然可能「一踩到就死掉了!」

http://www.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37748

相關文章:2012.12.17 中央通訊社 胡正明:發明不等於專利


文章標籤

NatalieHi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胡正明:發明不等於專利

2012.12.17 中央通訊社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17日電)中央研究院院士胡正明今天表示,發明不等於專利,建議學校在培育科技人才時,應加入智財訓練,台灣才有可能擺脫海外智財逆差的困境。

「第9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今天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朱敬一主講「如何做好台灣的智財布局」,並與在場人士討論。

朱敬一表示,2011年世界經濟論壇(WEF) 平均每百萬人專利數台灣排名全球第一,而台灣在美國申請的專利總量排第4或第5名;但是,台灣2011年海外智財逆差高達50 億美元(支出約58 億美元,收入僅8 億美元),且有逐年惡化趨勢。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認為,台灣企業毛利太低,與每年付出高額專利授權有關;他擔心,海外智財逆差會愈來愈嚴重。

胡正明會後受訪表示,真正好的專利都是由產業界出來的,專利申請很貴,可能100個專利只有1個有用,只有產業才有財力決定要不要維護專利,不能「亂槍打鳥」。

他表示,產業界的人才來自學校,如果科技學生可另外接受智財訓練,了解「發明不等於專利」,如此寫出來的專利就「大不一樣」有用多了。

胡正明指出,台灣的法律人才是4年制,高中畢業就可以投考,不像美國讀法律前,已經先讀過科技、或就是電機系畢業,這也使得台灣在專利訴訟上相形吃虧。

胡正明目前在美國柏克萊大學任教,曾任台積電技術長,協助台積電建立長期專利佈局,及推動成立「台積科技院」等工作。

文章標籤

NatalieHi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11 台灣經濟研究院社論

有安心農民才有健全社會-農業直接給付已成國際趨勢

每當農業議題占據台灣新聞版面,總彌漫厚重負面氣息,猶如烏雲罩頂般撲面而來;看到初級生產者長期無法得到穩定,以及合理的報酬,政府主管機關卻仍然沉溺於休耕補貼保價收購等違背誘因、欠缺策略性的政策手段,民眾在不明就理之下,多半認定農業是末日產業,親戚子女紛紛視為畏途,避之唯恐不及,農事者形象與社經地位可說蕩然無存。
事實上,歐洲國家在上世紀中後期也曾為農家收入問題所苦,故早在1992年起便導入「農業直接給付」制度,透過歐盟各國共通之共同農業政策(Common Agriculture Policy, CAP)加以落實,藉由政府「財政支持型」的農業方針,引領農業朝多功能性、高品質的方向提升,解決農產品市場必然失靈的困局。相較之下,台灣、日本雖為亞洲首善之區,社經體系與農業立地條件也相似,多年來糧食產銷失衡、休耕棄作、農村勞動力流失、農民收入偏低等問題竟如出一轍。2009年日本政權轉移後,終於在思維上澈底變革,參照歐盟共同農業政策之精神,推動「戶別所得補償」農業所得直接給付,擺脫舊農政之閉塞感;儘管保守勢力大感不滿,然而此一直接給付制度已逐漸取得國民認同,並成為日本強化糧食主權、對抗未來潛在糧食危機之重要策略工具。

生產調整的謬誤邏輯

日本在過去自民黨主政時期,一向採取「生產調整」、「保價收購」作為農政對策。所謂「生產調整」,事實上只是由各地農協(類似台灣農會)進行協調,要求農民配合休耕、降低產量來提升農產品價格,這種作法的背景,源自於1970年代起稻米持續生產過剩,主政者既無心指導農民轉種其他作物,也無力有效行銷、加工既有農產品、創造新市場需求,又擔心穀賤傷農引發反彈,於是乾脆雙手一攤,「你們不要種,我就給你錢」,形同讓真正認真經營的農戶自廢武功。此外,政府出面保價收購農產品的作法,除有扭曲市場、違反國際自由貿易規範之虞,花費的公帑還是無法根本改善農民生計;同時國產糧食市場價格被墊高,一般消費者未蒙其利,反而使得相對低價的進口小麥粉大行其道。

從「大農主義」的幻夢中覺醒

三分之二的水田農家經營面積小於一公頃的日本,為典型亞洲小農國家之一。由於前政府官僚及學者落入美、澳大規模營農體系迷思,農事者津貼方針採取類似美國農業部的作法,偏厚大規模農家、農企業。2007年起,北海道需十公頃以上,其他地區四公頃以上的農戶方能領取補助金。但平心而言,無論大農還是小農,只要能妥善經營農地,都一樣能對國民糧食安全做出貢獻;如果再考量農業的環境保護、自然景觀等外部性機能,相較於強調機械化、生產成本導向的大型農場,小農反而較具低能源投入、產品特色化、多樣化之潛力。正因如此,現任日本農水省副大臣筱原孝即指出:「農業直接給付是必要的社會政策。歐盟的農業補助是獎勵、保護優秀的小農,抑制大規模農家賺取過多的收入,反觀先前日本政府獨厚大農的做法,真是極其不智」。誠然面積過小的零碎農戶並不具經濟自立能力,部分兼業小農,只將農地視為後院隨興管理,產品質、量都不具商業價值;因此制度設計上仍需促進適當的農地集中,鼓勵工作意願高的農家提升規模。在「戶別所得補償」的機制下,給付金的領取是依照作物種類不同,以每0.1公頃為計算單位,按照實際栽種面積發放,一般稻每年每公頃給付15萬日圓,策略性推廣種植的「新需求作物」,如飼料用米、「米麵包」用米,則獲取每公頃80萬日圓,因此仍然可以提供農家擴大規模的誘因,試行一年多來的統計資料也顯示,兩公頃以上的農家領取了58.5%的補助金額,可謂兼顧了公平與農政策略性。

認清「農業經營效率」本質,規模不等於效率

反觀國內諸多旅美學者、官員,眼界受美式巨型農場(動輒百餘公頃以上)、農企業的營業利潤所迷惑,常誤將大規模與效率劃上等號。事實上,無論從單位面積產量、農產品價值及品質(食味)而言,台灣農業均足以輕易完勝美國農業。2010年美國稻作平均每公頃產量為7.9噸、小麥尚不及3噸,而台灣一期、二期稻作加總,每年每公頃10~12噸是稀鬆平常,農家甚至還有餘裕在秋收後種植短生長期蔬菜;在品質方面,小農所種類的台梗9號、台農71號(益全香米)亦非美國粗放生產之穀物可以匹敵。

文章標籤

NatalieHi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休耕大戶年領二百六十萬說起

【聯合報╱社論】
2012.12.16 03:29 am

農委會正在推動休耕農地「活化」的改革,希望能提高農地的合理利用,卻遭民進黨指責為可能導致產銷失衡的「滅農」政策。平實而論,「滅農」這頂帽子未免扣得太大,難道民進黨寧可坐視過半的「假農民」領走休耕補助,卻假裝政府是在照顧弱勢農民嗎?

現行休耕政策是從一九九七年開始實施,當時一是為了讓土地休養生息,二是因應農產品開放的轉型需要,對休耕的農田每公頃補助四萬五千元一年兩期實施十五年至今,此一休耕政策已產生了許多後遺症,例如:休耕補助毫無門檻限制,使得許多原本耕種的農民也棄耕,進而導致我國糧食自給率降到僅剩三成的低水準。更有甚者,根據農糧署的調查,在領取休耕補助的十六萬人當中,僅有三成是真農民,六成多是「假農民」。

立委丁守中最近揭示了一項令人吃驚的資料:在政府補助的休耕戶中,排名第一名的大戶擁有桃園廿九公頃的休耕地,五年來已領走一千三百萬元的休耕補助,平均一年超過兩百六十萬元。亦即,這名大地主什麼事都不必做,只因名下有大筆田產,每月即可坐領政府廿萬元以上的補助。這樣手段與目的悖離的政策,還能不改革嗎?

一個擁有廿九公頃農地的人,照理說應該是個積極從事農業經營的大戶,如今竟被容許領取高額休耕補助,顯示休耕的制度設計本身大有問題。不僅如此,據地方官員推斷,這位「大戶」可能是財團早年透過人頭戶低價蒐購了大片農地,如今一邊坐享休耕的大把補貼,一邊養地等待農地變更為建地。由此看來,如果休耕政策最後只肥了這樣的「真大戶,假農民」,那才是名副其實的「滅農」,消滅了農民,也荒廢了農地。

撇開如此荒誕的案例不談,從國土保育或農業發展的角度看,漫無限制或純粹為獎勵離農、棄農而發的休耕政策,基本上都太過消極而無為。這種休耕政策,不僅徒使良田荒蕪,也誤導了農業尋求突破的方向,更成為近年許多「有志農業、卻無田可耕」的年輕人進入農業的絆腳石。也因此,農委會計畫自明年起尋求休耕的「活化」,將每年原本兩期的補助改為一期另一期要求農民將土地出租或自行耕種,這其實是相當溫和的改革,也是對農民和農田兩利的政策。

簡單地說,現行休耕政策完全著重於對農民的補貼,企圖透過補貼增加農民收入,來降低農民的不滿,同時也降低政府在農業產銷失衡時的責任;相形之下,農地的合理利用即遭到漠視。一九九七年李登輝時代推動休耕時,全台休耕面積為六點三萬公頃,到兩千年政黨輪替時已倍增為十二萬多公頃在陳水扁任內,這個數字更膨脹至廿四萬公頃的高峰休耕面積節節上升,意味農地寸寸荒廢;而政府每年編列一百多億元的休耕補助,而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卻跌至三成的低谷,比起中國大陸的七成,日本韓國的四成,明顯偏低。

文章標籤

NatalieHi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8-01 | 工商時報 | 社論

「出不去、進不來、吃不飽、搶著要的台灣壽險業」

 英國最大保險業集團英傑華(Aviva)日前不顧台灣金融監理機關金管會的反對,以168字的新聞稿,宣告與舊愛第一金分手。網路上流傳的哀怨名句:「為什麼在一起需要兩個人同意,結婚還要爸媽點頭,分手卻只要一個人做決定?」拿來形容此一事件,倒也十分生動貼切。2008年1月第一英傑華人壽(現在的第一金人壽)正式營運時,不但得到爸媽(金管會)的祝福,小倆口也信誓旦旦要天長地久。那知「婚後」不久,就因經營理念不合,英傑華放出要分手的訊息,恰似「因誤會而結合,因瞭解而分開」,但金管會對於英傑華「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相當不諒解,堅持不答應。這是外商壽險公司「出不去」的情況。

 在另一方面,法商安盛(AXA)集團於5月間向金管會遞件申設在台分公司,卻被金管會拒絕。安盛集團於1993年和澳洲商國衛合資設立安盛國衛人壽,集團總部於2001年決定撤出台灣市場,將4萬多張保單出售給全球人壽,但安盛國衛人壽在台營業執照還在。安盛集團2006年併購瑞士信貸集團下Winterthur保險事業,進而取得瑞泰人壽,次年就把瑞泰人壽賣給中國人壽,這是安盛集團第二次離開台灣。安盛集團這次捲土重來,以英屬百慕達商安盛人壽為主體,申請在台設分公司之所以被拒絕,原因是金管會對於安盛集團進進出出的作法十分感冒。這是外商壽險公司「進不來」的情況。

 兩家外商壽險公司「出不去」或「進不來」,金管會的決定,外表上看似大相逕庭,但其實無論「出不去」或「進不來」,基本原因都相同:金管會不希望外商壽險公司「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增加市場的混亂,因為壽險業本質上應是長期經營的行業,而且台灣的壽險市場已經是個「吃不飽」的市場。

 2011年全體壽險業的保費收入受經濟成長趨緩與前一年高基期影響,創近10年來的首次衰退,較上年同期減少4.5%。壽險業者受困於近十多年來利率持續走低,因而產生「利差損」,尤其多年前推出的高利率保單,更是許多經營已久的壽險公司最大的痛。並且,由於保障型壽險保單性質屬於長年期負債,在國內卻沒有足夠的長年期資產(例如20年期、30年期公債)可以投資,藉以達到「年期對稱」(Duration Match)

 遙想十大建設時期,政府發行鉅額長年期公債,業者購買公債,以公債利息為準,發行相對應的保單,笑稱當時甚麼都不做也都可以獲利。近幾年來由於政府公債發行餘額已經瀕臨上限,以致公債發行額不敷各界所需,壽險業者賺取國內利差的時代已經回不來了,因此目前有高達37%的資產配置於國外,雖然賺了國外的「利差益」,但常因匯率變動賠了「匯差損」

 此外,業者原先採用第四回合經驗生命表,多年來由於國人平均餘命延長,死亡給付延後,業者還有「死差益」可以填補「利差損」、「匯差損」。今年7月1日開始,採用第五回合經驗生命表,為反應平均餘命延長,有關死亡保障的險種,保險費率降低,而使這部分的死差益減少;至於醫療險、長期看護險等險種,為反應平均餘命延長保費必須提高,此類保單的銷售,在一開始可能會施展不開。因此,保險業繼續成為「艱苦行業」,也就不足為奇了。

 2011年底壽險業有將近新台幣12兆元的資金,卻只有4,319億元左右的淨值,而且虧損42億元,但已經較2010年虧損215億元有大幅改善。淨值比率偏低,財務體質脆弱,連續數年虧損,獲利前景看淡,本業這樣艱困的行業,卻還有人絡繹於途,爭相投入,乍看之下,實在令人費解。

 坊間盛傳,12兆元資金的運用,所產生的龐大周邊利益,才是吸引人爭相投入的原因。例如:超過7,000億元的股票投資,成為證券經紀商極力爭取的衣食父母;而壽險公司從養地到不動產完成開發,整個流程裡的資金運用,更「造福」許多相關行業的業者。另外,保險公司龐大的業務員人力,也是不可忽視的通路資源。因而,這個艱困行業,除了被政府接管的國華人壽情形特殊,其他公司經營權易手的情形這些年裡仍陸續發生,尤其像南山人壽這種經營健全的公司,更引起各方人馬競逐。若非保險局對於股東適格性訂定規範,否則「搶著要」的情況可能還會更熱烈。

 綜言之,保險業由於其保險給付屬於長期負債,且保戶若主動解約更有相當程度的保單價值損失,因而若干壽險公司,其經營雖有虧損,也不致有「擠兌」之虞。於整體市場已趨飽和情況下,除非外商壽險公司有長期經營承諾,否則主管機關採取行政措施,使之「出不去」或「進不來」,恐難避免。整個壽險市場雖然「吃不飽」,個別公司卻隨時有人「搶著要」,看似充滿矛盾,其實背後自有一套故事。主管機關宜對業者加強監理,莫讓冰山底下的巨大冰層,撞毀了鐵達尼號郵輪。

文章標籤

NatalieHi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