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要讓 KOKO 跟原本一般活儲裡的錢可以互轉,
今天臨櫃去新增約定帳號。
行前致電給客服,
確認比較適合我的方法還是臨櫃辦理。
門口的行員導引我到開戶櫃台辦理,
國泰的新增約轉現在不需要自己手寫填單,
你把帳號給行員看,行員直接幫你鍵入電腦。
>部分對話摘要:
我:我是要加數位帳戶的帳號嘿,我直接開APP畫面給妳看。
(行員key-in中)
KOKO 的帳號加好後,我又說:我還要加一個王道的。
行員:我請問你一下喔,為什麼現在大家都要辦那麼多數位帳號啊?
我:因為有轉帳次數優惠,還有APP可以用,不用去開電腦。
行員:所以主要是因為轉帳的關係?
我:跨轉有手續費優惠,還有APP可以用。
行員:那通常是因為要付費才轉帳嗎?
(完全忽略我講有手機APP可以用的部分 Orz)
我:平常放在利率比較高的地方,要繳卡費再轉帳。
(行員key完資料後,列印出來請我核對簽名,接著拿去給主管簽核。)
行員回來後說,我這個帳號還沒經過身分驗證,
所以又補了第二證件跟印鑑資料,最後才新增成功。
等待資料列印的時候,行員請我下載「國泰優惠」APP,
不過我之前在清空 i 刷金融卡紅利點數的時候,
就已經下載也安裝過了,行員看過之後說那這樣就好了。
(謎:「國泰優惠」跟新增約轉根本沒關聯吧?)
//心得分隔線//
其實我是歡迎公司跟我做意見調查啦,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星期一的關係,
大家好像都顯得有點精神不濟的樣子。
門口的行員跟開戶櫃員都有種想面帶微笑但沒力氣的感覺,
紙杯架也完全空了,我還去拜託門口的行員請人補一下。
整個市場調查做的像KYC,(申請信用卡被問一次,
改戶籍地址被問一次(門牌整併),加約轉又被KYC一次?)
持平而論,我想,並不是每個人的上班地點或住家附近,
都剛好有自己的往來銀行分行,
我自己就曾經發生過,某項業務一定要回到原開分行去辦理,
因而在中午,騎車騎了二十分鐘,找停車格找了十分鐘,
穿過廣場再排隊等待,最後餓著肚子回到辦公室的情形。
也曾經有過,面試完隔天就上班(老闆怕人跑掉),
根本沒時間去開薪轉戶,
剛好有天請病假,
接近中午的時候覺得情況好轉了,
就趕快去銀行開戶,
結果下午進辦公室的時候,接到照會電話的主管說:
「不是說生病嗎?怎麼跑去銀行開戶?」
整個無言以對。
雖然不知道其他上班族的想法,不過對我來說,
「去銀行辦事情」,其實是一件能免則免的苦差事。
數位銀行先不論,我上個月去台銀新增約定轉帳的時候,
行員主動告知,現在台銀網銀可以線上自設約轉帳號,
問我需不需要開通這個功能(我當然辦了),
能夠在線上辦理的制式業務,為什麼非得臨櫃不可?
再來是地區性的差異,
我現在住的地方,只有四、五家公股行庫在這邊有設立分行,
家人跟這幾間銀行根本沒往來,
需要匯款時才發現金融卡根本沒開啟非約定轉帳功能,
而最近的一台ATM,騎車要十幾分鐘,
沿途兩邊是農地加上稀疏散布的平房,到了晚上,幾乎是全黑,
不像在都會區,
晚上十一點突然想起來有帳單忘記繳,
還可以趕快衝去附近的便利商店。
上個月,我才剛代付了一筆除濕機維修的款項給廠商。
有做手機APP、提供跨轉優惠的數位銀行,
剛好符合我這種鄉下電腦宅的需求。
如果行員是因為公司要做競爭者分析才問的,
那我還可以理解,畢竟上次兆豐也問我目前常用的信用卡是哪一張。
如果是因為轉帳金額或次數有問題,
應該是具體指出是哪一筆,讓客戶有機會說明,
不然我去改個地址、加個約轉,
還要先準備我最近幾個月替家人代轉的各項稅費資料?
若純粹是因為客人辦了第四家網銀而問的(注1),
(注1:一銀ez-account、KOKO、兆豐、王道)
那我就有問題了,
現在FINTECH不是正時興嗎?
為什麼一方面又推這個業務又質疑去辦這個業務的客戶?
老實說吧,辦數位銀行最大的好處,
大概就是不用當眾回答這種市調偽裝成KYC的問題吧。
(後記:KOKO客服蔡先生說:他們只有規定要問客人
約轉的帳戶知不知道對方是誰,所以今天行員問的問題是純聊天)
留言列表